2024“南京人才日”向四海英才发出牵手之约:服务“量身定制”,求贤“无问西东”

admin 4周前 (05-21) 阅读数 121 #人才政策

人才荟萃、创新兴盛,是南京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今年5月18日,“南京人才日”如期而至,由南京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东南大学主办的2024“南京人才日”开幕式暨青年人才嘉年华活动正式开幕。

数据显示,南京现有“两院”院士96人、创新创业的中外院士125人,在校大学生100.76万人,形成科技领军人才加速集聚、高技能人才数量领先、青年人才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

人才政策全面焕新,项目签约持续落地

环境最好、服务最优,是南京在不断兑现的承诺。“南京人才日”开幕式当日,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服务发布。“南京i才政策礼包”聚焦人才事业发展,系统梳理整合38项市级人才政策和45项区级政策,实现政策一键获取、直达申报,任何在南京或有志于来南京的人才,都能精准匹配、应享尽享政策服务。

针对院士、高层次人才和来宁留宁青年人才,南京“量身定制”诚意满满的人才政策。今年,紫金山院士卡、紫金山英才卡内涵进一步丰富,将针对青年人才群体发布紫金山青柠卡。“人才需求在哪里,服务的橄榄枝就延伸到哪里。”南京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作了一系列深入调研,推动英才卡服务更精准、申请更便捷,紫金山英才卡今年已发出4000多张。现在不仅有集合健康医疗、城市通勤服务的‘优享八条’,还有近300名服务专员的坚强保障。”

政策有力、扶持精准,是南京礼敬人才的集中体现。开幕式上,南京为面向顶尖人才的首批市级战略科技领军人才攀峰项目、面向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的U35强基项目入选代表分别颁发了1000万元、100万元扶持资金。从海外学成归国的徐晓宝,一直围绕芯片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此次获得100万元U35强基项目资助让他十分惊喜。“科技探索是一趟未知的旅程,南京不求回报为青年人才提供长周期科研支持,体现了对科研规律的尊重。”

开幕式当日,南京新一批“科技之星”闪亮登场,10名人才都在各自岗位上作出非凡贡献。自1995年起,该活动已成功组织15届,150名“科技之星”中已有22名当选为“两院”院士。为大力推动人才发展,20亿元的人才创新双向赋能基金、南京市数据要素孵化中心和大模型产业赋能中心落地玄武,两大中心将围绕数据要素产业生态链,加速大模型的推广和行业应用落地;多项金融机构和人才基金投资授信项目签约。

校地合作不断深化,名城名校深度融合

近年来,南京坚持全域人才理念和“大人才观”,将支持高校院所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人才工作重点,推动人才工程、人才服务向高校院所全面开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南京市立足科教资源禀赋,把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南京科教资源优厚、产业基础扎实,拥有“双一流”建设大学13所、学科43个。开幕式上,南京市与东南大学共同签署了全面深化人才共引共育合作协议,双方统筹各自优势,着力推动项目联合攻关、人才共同培养、成果高效转化,合力共建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段伦博认为,此次协议翻开了南京和东南大学合作的新篇章。“这次合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不管是人才计划定向配置,还是科创平台互利合作、服务资源互相开放,相关合作条款都到事、到人、到项目,双方合作从建机制迈入了出成果的新阶段。”

校地融合发展趋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在宁高校院所累计与南京市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超5万项,合同总金额近400亿元。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深挖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富矿”,南京正式启动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并在南京大学等17所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高校分中心,有效牵引高校“创新源头”和企业“发展需求”对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与江苏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签约的“医工交叉概念验证中心共建项目”等一批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也签约落地。

配套服务迭代升级,助力人才“如鱼得水”

依托“南京人才日”,开幕式后近一个月时间内,“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等5场重点专项活动、“科技镇长团杯”第七届江苏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等10场系列特色活动将陆续举办,涵盖人才招引、产才融合、人才金融、人才服务等主题。

当天,“青年人才嘉年华活动”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举行,近40家企业开展专项招聘,同时向求职者们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复兴书市等服务,吸引大批求职者带着简历前来咨询。“简历诊断”展台前排起长队,该展台邀请两位第三届南京市十佳HR经理人,为求职者提供简历修改咨询。“听完专家的分析,我才意识到简历要最大程度匹配申请岗位,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参加今年春招的应届生小李说。

为了让广大人才更好融入南京,南京市精心打造“才遇金陵·四时长伴”品牌活动,搭建人才常聚、大门常开、服务常在的互动交流平台。人才既能感受秦淮河的风雅、明城墙的厚重,也能在马拉松、音乐节、亲子活动中体验城市活力和温暖。

今年以来,“才遇金陵·四时长伴”已成功举办20余场活动,吸引上千名人才热情参与。接下来,还将围绕人才所想、现实所需,推出项目对接、金融、产学研合作等活动形式,打造获得感更高、归属感更强的人才环境。当前,南京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主攻手。为广大人才提供更加宝贵的机遇、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才选择南京、扎根南京、圆梦南京。


温馨提示:"打赏是对作者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知识分享平台的支持,感谢您的慷慨!"

版权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图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蓝图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若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文内容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等,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电子邮件:lantujob@163.com 一旦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