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政策助推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近日,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精密的自动化组装线上,一个个精巧的钻夹头鱼贯产出,这批钻夹头将发往东盟客户手中。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出口货值达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七成。”

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及销售钻夹头等电动工具产品的民营企业,威达机械的产品远销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今年亮眼的外贸数据,也是威海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缩影。根据威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威海民营企业进出口460.2亿元。

威海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稳步提升的背后,有着系列政策的助推与支持。在威海海关辖区内,民营AEO企业数量占AEO企业总数的70%以上,AEO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扩大“出海”给予系列便利。而在威海综合保税区内,民营企业则凭借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政策,正全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一个个软硬线路结合板便“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敏电阻。结合企业设备先进、技术领先、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广泛等特点,叠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保税研发测试等海关政策“礼包”,正“两条腿”发力驰骋国内外两个市场。

“保税研发测试这张‘入场券’,帮助我们拿到了通往广阔国内市场的‘身份证’。”公司经理王军说,“保税+”的新模式不仅激发出企业更多发展新动能,也赋予了企业融入国内“新三样”市场的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正成为企业的新重点项目。目前,该企业集约先进技术和剩余产能参与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软性线路板等产品,相关样品及数据已递交客户审核。

税收优惠政策也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真金白银”。近日,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从泰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一批200多吨混合橡胶运抵威海口岸。作为一家轮胎生产企业,混合橡胶是该公司的重要生产资料,今年已经进口80批次。

“适用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规则以来,我们已节省税费近1000万元。”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东盟国家进口的货物,按照我国与东盟优惠贸易协定议定的税率,企业则能享受进口零关税。仅进口混合橡胶这一项,企业每年就可节省3000多万的税费成本。

“今年,我们已对30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调研。”威海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刁翀介绍,威海海关定期开展优惠税率“应享未享”监控分析,从进口商品编码、原产地证申领方法、商品单据要求等方方面面指导企业正确申领、申报优惠原产地证,助力企业切实享受关税优惠。今年以来,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政策已为辖区内民营企业节省近3000万税费。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杜晓莹 初妍艳 于洋 林楠楠)

温馨提示:"打赏是对作者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知识分享平台的支持,感谢您的慷慨!"

版权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图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蓝图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若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文内容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等,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电子邮件:lantujob@163.com 一旦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