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牦牛绒工匠赴上海沙涓氆氇研发中心参观学习,开启创新之路

admin 2天前 阅读数 20 #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_新闻企业分析_新闻企业化的利弊

牦牛绒工匠到上海沙涓氆氇研发中心工坊参观学习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8日电(徐明睿 陈建军)近日,青海果洛玛多和玛沁两地的11名牦牛绒工匠分批被选派到上海沙涓氆氇研发中心工坊参观学习,从组装、穿经、绕线、接触氆氇纺织机器开始,开启牦牛绒创新之路。他们之所以不远千里,来上海学习牦牛绒编织技术,说起来还真是一个巧合。

去年9月举行的“雪域·回响”喜马拉雅大秀,在青藏高原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组长、果洛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赵勇结合果洛发展实际,希望沙涓能把牦牛绒大秀办到雪山圣湖畔,他觉得这对于打响果洛知名度,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大有帮助,同时还把产业帮扶的经验和做法推到青海果洛,延长和完善当地的牦牛绒产业链。当时,郭秀玲还在青海举办氆氇艺术巡礼,还未回到上海。赵勇就带领着上海援青干部,来到沙涓位于黄浦江畔老码头的艺术羊绒旗舰店参观,向郭秀玲伸出了“橄榄枝”。

果洛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她是华夏母亲河三江的起源地,是众所周知的传奇荒野可可西里,更是青藏高原腹地、人兽难存的“生命禁区”。牦牛之于青海,就如提及秘鲁就会想到羊驼一样。自古以来,青海牧民就有收集牦牛毛绒制作毡帐和藏袍的传统。对他们而言,牦牛就是离不开的“高原之舟”。在产绒季节,一只牦牛平均产绒量不超过300克,除开无法使用的杂质和不能制衣的粗毛,经过后期的清洗和分梳,牦牛绒几乎只剩下总产量的一半不到。这样的品质及产量,让牦牛绒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青海显得格外的弥足珍贵。

有了此前青海氆氇工艺复兴和精准帮扶的成功探索,郭秀玲认为,如果牦牛绒能被当地牧民,按照沙涓标准做到细心筛选,并进入到沙涓特定的“制造旅程”,成为引领时尚的艺术品,那么牦牛绒附加值将大为提升,而这些采收的利润直接回馈给牧民,再开办手工作坊,让藏族阿佳们参加编织培训,实现家门口就业,那么当地牦牛绒产业就会很快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

在接到赵勇的邀请之后,郭秀玲很快就与团队成员,在上海援青联络小组的帮助下,三次进入雪域腹地,开启产业对口帮扶之旅。

当年11月底,郭秀玲率领团队首次深入青海果洛,参观玛多县合作社。通过实地调研,郭秀玲深切感受到,果洛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关注农畜特色产业发展,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围绕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积极打造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值得一提的是,果洛牛羊绒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人富集,有着浓厚的编织技艺氛围,这为沙涓的传承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援青干部,果洛玛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启洋坦言,从沙涓的牦牛绒系列研发到生产过程中,青海牧民特别是女性以及弱势群体,将会实现属地就业。在促进乡村振兴的维度上看,果洛比起其他地区距离城市更远,如能通过牦牛绒产业链,就可以引入上海生产力,反哺当地经济发展。

2024年3月30日,郭秀玲第三次赴果洛走访调研和座谈洽谈,精准对接,合推牛绒产业,共谋发展大计。他们通过技术培养、设备投资、订单采购等方式,紧密联结企业、合作社和牧户,将青海牦牛绒结合非遗技艺迭代出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生活需求的产品,搭建本土产业链条,更新下游市场开发,并培养手工技艺人才,解决技艺发展瓶颈以及与市场衔接难点。

跨越千里,双向奔赴,这才有了本开头所看到的一幕。

这两天,玛沁县驻村干部、氆氇工匠团的领队岗日连忙从上海赶回了青海,一是他要为郭秀玲在青海第五个工作坊——“沪沁怡”氆氇手工编织坊正式启动做最后的准备;二是他要在6月28日下午,作为嘉宾参与赵勇书记所倡导的“黄河之源·果洛牦牛绒生态时装秀”的直播访谈,介绍牦牛绒这一沪青两地东西部协作的产业帮扶项目。

6月27日上午,在玛沁县“沪沁怡”氆氇手工编织坊,岗日对记者介绍说,他此前负责该县大武镇久美家园易地搬迁安置点工作,如今是氆氇工匠团领队。很长一段时间,玛沁牧民对牦牛绒的利用率很低,他们每年在此收益不到5000元。前不久,他们组织招募辖区内的手工艺人,与玛多县的共11人,分两批前往上海沙涓培训。陕西电子职业学院的毕业生,23岁的闹增拉毛,就是其中一个。

闹增拉毛大专毕业后,曾在移动公司上班,获悉手工作坊招募,喜欢编织的她,立马就报了名。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她成为首批四位女工匠之一。经过上海的系统培训,闹增拉毛回来后,就成为编织坊正式工匠。而“沪沁怡”编织坊恰巧就设在她所住的久美家园小区旁,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感到特别开心。岗日信心满怀地说,在上海援青干部,果洛玛沁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黄捷,与沙涓的密切对接和协作下,编织坊目前接到订单200个,共计5万元,每个女工匠月收入达5000元。这将会吸引更多藏族阿佳们加入进来,带动了属地就业。

而就在6月28日下午,葱茏的阿尼玛卿山下,夏日的冬格措纳湖畔,伴随着扎陵湖乡歌手达热拉毛悠长的牧歌,以天地为幕,40余位藏族模特踩着金黄的牧草缓缓走来,其中包括当地牧民素人的身影,上百件以牦牛绒为核心材质织就的制作精良的服饰,在他们身上尽情展示、演绎着牦牛变瑰宝的动人故事……,一场前所未有的时装大秀,在青海果洛玛多震撼上演。在郭秀玲看来,这场大秀既是青海“圣湖”的生态时装首秀,更标志着果洛畜牧纺织产业升级,上海对口支援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完)

温馨提示:"打赏是对作者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知识分享平台的支持,感谢您的慷慨!"

版权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图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蓝图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若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文内容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等,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电子邮件:lantujob@163.com 一旦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